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好!欢迎光临访问富金(厦门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
行业新闻 您当前位置: 首页>新闻动态>行业新闻
张正华:银行不良风险会在部分区域和行业上集聚
发布时间:2016/9/29 10:00:26
由《中国银行家》杂志主办的2016中国银行家论坛于9月24日举行。中国工商银行信贷与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张正华参与主题论坛讨论。

   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:

  主持人:第一个问题,目前从银监会公布的数字来看,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接近2%,外资银行对我们的评价说是接近两位数,或者是达到了两位数,这其中的差异在什么地方,哪一个更接近真实的水平,此外市场普遍下行,在座的各位怎么样看?

  张正华:实际上特别高兴能够有机会来参加中国银行家论坛,这是银行界一个交流的平台,也是一个盛事,一年一度。今年王乃祥董事长做主持,对不良资产的管控、控制和形势来和各位专家来做探讨,感到非常荣幸。

  刚才提到的这个问题,我个人的观点来看,一个是当下作为经济转型期,中国经济基本上已经进入到L型的发展走势,现在在换挡走势中,在资产的存量管控上面一直在持续的增压,至于说国际国内有一些自己的判断和看法,我也认为是正常,来自不同方面的分析、数据、判断未必是完全、全面、准确的。

  就我个人对国内的商业银行包括以四大家银行为代表来看,总的来说风险质量的管控是可控的,资产质量一直是承受的很大的压力,工商银行在上半年报公布的不良率是1.55%,这个数据确实经过全行的艰苦努力,即包括防止裂变,也包括加速不良资产的处置,来之不易。但我们达到基本的预期目标,风险是可以控制的。从外资机构的评价来看,我个人是这样看,一些国外的商业银行会有特点,有国别的特点,有每一个银行经营的特点,有资产结构的特点,有客户结构的特点,各有不同。同样西方不良率控制非常好,还有一些原来做得不错的银行,在这个时期,全球经济的下行,自己的客户结构、资产结构如果稍有管控不善可能会引起更大资产不良率出现,确实有一些外在因素导致这些问题。但是从中国目前的银行不良率来看,我们经过了四大会计事务所严格的审计,我们自身也会有一个内部的要求来管控质量。当然资产质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,即包括表现出来的不良率,也有一些预期,也有一些潜在风险的贷款,但是总的来说是不同的层面上有分类,未来的不良资产会有裂变加剧的压力,但是我们经过管控可以达到2.5%,做得好得可以做得更好。

  主持人:下面有请工商银行张正华总经理,现实情况中商业银行的不良风险呈现出哪些特征,有哪些新的变化,请您来给我们讲一下。

  张正华:今天涉及的题目都是难题,不太好总结,但是还适合做一些小结,一段时间以来,我们感觉到经济下行、新常态、三级叠加、三去一降一补、央企的瘦身、去僵尸产能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等,我觉得这些都是必然和必须的,同样也会给银行整个经营管理带来一些新的变化,也会有一些不良特征呈现。

   银行不良风险会在一些区域和行业集聚,甚至是蔓延。有一些省份因为资源的不足,有一些行业有自己的周期特点,比如说煤炭、钢铁,我们就可以看到风险的集聚,甚至在不断往前蔓延,一些业务产品会有一些变化,原来小微企业突显小一点,快一点,慢慢也在向大中型转变,一些业务的产品,由原来的我们认为相对低风险的利用也会发现一些突显的风险情况,比如说贸易融资,比如说在近几年推一些创新产品,多种原因造成的。还有一种交叉毁约的特点,有一些区域尤其是在担保圈比较多的地方,可能会影响到这样一个群,上下游、产业链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诸如此类的,这些年演化出的不良资产,也有一些特点。在这种情况下,银行在去周期,都会有自己的一些自己的办法,以及国家各个职能部门在非常重视和帮助我们加快风险的管控,加强质量的改善,包括不良资产的清除处置,对这些特点变化情况我觉得银行有能力来适应这种变化,也可以把这些事情做好。

  主持人:关于债转股的问题,专家还有什么高见。

  张正华:其实谈到债转股,这个话题一个说是破题,但没有落地,我们是这样去看的。一个对债转股本身作为一个重要的不良资产的话题,不良资产的渠道,也很欢迎,觉得是一件好事。但是在法律上,在操作上,以及将来如何做到真正的落地上,还是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,简单的说,一个企业是不是适合于债转股,我们可以看到是暂时性的困难,将来会有发展前景,要有一个判断。为什么是落地在一些国有企业的范畴,它更能够在各个方面达到一致。

    二是作为银行要把一部分投债,一部分转股,银行作为企业直接投资人,他在法律上有障碍的,需要第三方机构承接。那么承接也拥有价值的判断,定价,说不好听的,第三方以及银行本身来定价股权的价值,同步的也会涉及到债转股之间,如何有效退出的问题,是长期持有还是有退出安排,同样银行面对大批量债转股的情况,或者是需要,它的资本的占比极高,消耗极大,同样会使当前银行的利益受到损失。最终谁来买单,谁来做一个合理安排,其实都是需要后续做好政策落地的事。

  我也看到最近各个方面都在推出一些法律,包括监管,财政等等,都有利于推进变化,至于怎么样落地,需要一些时间。总的来说,怎么样真正实现市场化和法制化,这两个名词是这轮战役做好的关键。
[返回]